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 法學 研究院
(Academy of Law)
一、研究院簡介
“法學研究院”依托QS世界首家五星級法學院與“新絲路法學院(國際)聯盟”,凸顯“高起點、國際化、重交叉”的特色,圍繞全球法律治理與爭端解決體制機制重構、“一帶一路”沿線法律政策比較與融合、治國理政立法與黨內法規協同、創新驅動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互聯網+信息安全法律監管等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方向進行優化布局,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法治中國與國際法治建設加速協同推進提供智力支持。研究院位于創新港5號巨構大樓3層,總建筑面積近五千平方米。
其中6個研究所(中心)
1、 絲綢之路國際法與比較法研究所
所長單文華教授 EMAIL shan@mail.xjtu.edu.cn
2、 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主任 馬治國教授 EMAIL mazhiguo@mail.xjtu.edu.cn
3、 人工智能與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
主任劉東亮教授 EMAIL pkuldl@163.com
4、 立法與黨內法規研究中心
主任王保民教授 EMAIL baominwang@mail.xjtu.edu.cn
5、 民商法研究所
所長 吳國喆教授 EMAIL guozhewu@163.com
6、 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律政策協同創新中心
主任 單文華教授 EMAIL shan@mail.xjtu.edu.cn
二、基本情況
法學 研究院總面積:4400平方米,位于 5號 樓宇(巨構)。
三、入駐學者
法學 研究院共14位教授、 22位 副教授、16位助理教授入駐。其中: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3人;陜西省“人文社科英才”2人,陜西省“領軍學者”1人,陜西省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1人。
四、平臺及成果介紹
1、研究平臺信息匯總
序號 |
研究平臺名稱 |
簡介(30余字) |
1 |
絲綢之路國際法與比較法研究所 |
研究所(SRIICL)2006 年成立,SRIICL在國際投資法、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貿易法、國際商法、能源資源環境法及外層空間法等領域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已建成國內領先、亞太一流的國際法與比較法專業圖書館。 |
2 |
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
中心成立于2004 年12 月,是全國最早的經濟法碩士學位授予點之一。中心開展課題研究和實務訓練,培養經濟、管理、科技、外語與法學多學科交叉的高層次、復合型法學人才,是集知識產權教學、科研、實踐和服務為一體的理論創新、人才培養、咨政建言、輿論引導和社會服務的綜合平臺,是陜西省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3 |
人工智能與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 |
中心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專門從事信息安全法學研究的學術機構,為響應國家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的產業政策,對接國家和省地實踐需求,努力探索人工智能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中心近期在西安交大法學院行政法學、經濟法學、刑事法學和網絡法學等多學科的基礎上,聯合西安交大數學與統計學院相關科研人員,組建了網絡法與人工智能研究團隊,研究領域向“法律+人工智能”戰略轉型。 |
4 |
立法與黨內法規研究中心 |
中心以立法與黨內法規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為研究對象,致力于構建一流的高端智庫、一流的創新研究基地和一流的人才培養基地。 |
5 |
民商法研究所 |
研究所為西安交通大學法學研究院下設的專業學術研究機構。主要從事民商事法律及其適用的重大問題研究,瞄準一流學術成果,力爭為我國民商事法治的理論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以學術研究促進人才培養,培育優秀民商事法律人才,特別是從事民商事學術研究的高端人才;發揮民商事法律實踐性的優勢,積極服務社會,為司法機關、律師事務所、企事業單位提供相關法律咨詢服務。 |
6 |
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律政策協同創新中心 |
原名“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于2015年1月,2018年3月變更為現用名。系響應國家“2011 協同創新計劃”,由商務部、陜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學共同發起建設的協同研究機構。陜西省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陜西高校首批新型智庫(A類) |
2、近五年獲得獎項匯總
序號 |
獲獎名單 |
獲獎時間 |
獲獎人 |
1 |
施普林格·自然首屆“中國新發展獎”國際獎項,法學領域唯一獲獎 |
2019年 |
單文華 |
2 |
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
2020年 |
單文華 |
3 |
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
2020年 |
王朝恩 |
4 |
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
2015年 |
周少華 |
5 |
第二十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二等獎 |
2018年 |
劉橋 |
6 |
第五屆錢端升法學成果獎三等獎 |
2014年 |
單文華 |
7 |
陜西省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調研報告類一等獎 |
2019年 |
單文華 |
8 |
陜西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 秀成果獎調研報告類二等獎 |
2015年 |
馬治國 |
9 |
陜西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調研報告類三等獎 |
2017年 |
馬治國等 |
10 |
陜西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調研報告類三等獎(青年) |
2017年 |
李曉鳴等 |
11 |
黨政密碼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2016年 |
馬民虎 |
12 |
陜西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 |
2015年 |
單文華、張生 |
13 |
陜西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 |
2015年 |
金春陽 |
14 |
陜西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
2015年 |
樓 曉 |
15 |
陜西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
2015年 |
丁 衛 |
3、近五年發表論文情況匯總(發表于最具知名期刊雜志)
序號 |
論文名稱 |
作者 |
發表期刊 |
發表時間 |
1 |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Background, Obstacles and the Road Ahead |
張生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SSCI) |
2020.1 |
2 |
Energy Security along the New Silk Road: Energy Law and Geopolitics in Central Asia |
王鵬 |
The Journal of World Energy Law & Business (SSCI) |
2020.1 |
3 |
Prevention of an Arms Race in Outer Spac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
Miqdad Mehdi |
The 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SSCI) |
2020.6 |
4 |
法學研究目標受眾選擇的大數據分析 |
周翔、劉東亮 |
法學研究 (CLSCI) |
2020.1 |
5 |
《事實因果關系不明侵權中比例因果關系的確定》 |
吳國喆 |
法學家 (CLSCI) |
2020.2 |
6 |
論司法裁判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路徑——以刑事司法裁判為例 |
壽媛君 |
法律科學 (CLSCI) |
2020.4 |
7 |
A Matrix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Investment Disputes and Their Settlement |
單文華 王鵬 |
ICSID Review (SSCI) |
2019.04 |
8 |
國際投資法制框架下的跨境數據流動:保護、例外和挑戰 |
張生 |
當代法學 (CLSCI) |
2019.9 |
9 |
歐盟外資監管和安全審查立法的評估與應對——基于《建立外國直接投資監管框架條例》的分析 |
冷帥 |
現代法學 (CLSCI) |
2019.11 |
10 |
Pakistan Space Programme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istory and Prospects |
蘇金遠 |
SPACE POLICY(SSCI) |
2019.02 |
11 |
Shap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New Elements of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72/250 on Further Practical Measures for the PAROS |
蘇金遠 |
SPACE POLICY(SSCI) |
2018.12 |
12 |
《為作為證明方法的“印證”辯護》 |
薛愛昌 |
法學研究(CLSCI) |
2018.11 |
13 |
《當代中國的“司法”概念——基于憲法文本和政策文本的實證分析》 |
薛愛昌 |
政治與法律(CLSCI) |
2018.07 |
14 |
Legality of Unilateral Exploitation of Space Resources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
蘇金遠 |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SSCI) |
2017.10 |
15 |
國際投資條約體系下外交保護的空間 |
張生 |
中外法學(CLSCI) |
2017.08 |
16 |
服制與清代法律適用的基本模式——從“服制如何定罪”切入 |
杜軍強 |
法學(CLSCI) |
2017.04 |
17 |
CISG in Chinese Courts: The Issue of Applicability |
劉橋 |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SSCI) |
2017.01 |
18 |
Active Debris Removal: Potential Legal Barriers and Possible Ways Forward |
蘇金遠 |
YIJUN出版社(SSCI) |
2016.12 |
19 |
刑法規范的語言表達及其法制意義 |
周少華 |
《法律科學》(CLSCI) |
2016.07 |
20 |
《中國法院的現代轉型:模式選擇與體系框架》 |
彭何利 |
《法學》CLSCI |
2016.01 |
21 |
鑒定意見概念之比較與界定 |
蘇青 |
法律科學(CLSCI) |
2016.01 |
22 |
Measures proposed for planetary defence: Obstacles in existing international law and implications for space arms control |
蘇金遠 |
Space Policy(SSCI) |
2015.11 |
23 |
The East China Sea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and International Law |
蘇金遠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SSCI) |
2015.06 |
五、校地合作進展
目前爭取到的大課題:
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重大攻關項目: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研究,單文華教授主持;項目經費:80萬元。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專門制度研究,馬治國教授主持;項目經費:80萬元。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網絡社會治理創新研究,馬民虎教授主持;項目經費:80萬元。
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項: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法治思想研究,王保民教授主持;項目經費:40萬元。
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研究,王江雨教授主持;項目經費:32萬元。
6、陜西省“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功能區項目前期工作,單文華教授主持;項目經費:50萬元。
7、最高人民法院“一帶一路”國家國際投資案例研究,李萬強教授主持;項目經費:45萬元。
8、西安市交通局信用體系建設項目,馬治國教授主持;項目經費:180萬元。
9、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網絡社會治理相關問題研究項目合同,王玥副教授主持;項目經費:45萬元。
10、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制度框架研究,馬治國教授主持;項目經費:30萬元。
11、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網絡信貸領域違法犯罪法律問題研究,蘇青副教授主持;項目經費:30萬元。
12、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網絡產品與服務合規風險分析研究,王玥副教授主持;項目經費:30萬元。
六、展望
法學研究院矢志建成國內外領先的法學研究中心、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和中國特色高端智庫,以領先的科研成果支撐高質量教學與高端智庫服務。研究院著力構建服務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與國民經濟主戰場的法學及交叉學科研究平臺,培養具有全球視野與家國情懷的精英人才,為國家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法學智慧與力量。
七、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 029-88968322
郵箱:fxy@mail.x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