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院簡介
新材料技術是世界各國必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當前最重要、發展速度最快的科學技術領域之一。當前,正發生著從“一代裝備,一代材料”向“一代材料,一代產業”的轉變,發展新材料技術既可促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又將帶動傳統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技術提升和產品的更新換代。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立足陜西,輻射全國,貫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定位于創新高端材料行業發展機制,打造國際化高端技術特色基地的體制機制創新示范工程,形成國際化的高端材料研發中心。
基于西部地區在礦物資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方面的自然優勢,以能源、環保、軍工領域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背景,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主要領域所面臨的重大、核心和關鍵材料科學技術問題,以全新的體制和機制匯聚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特色鮮明的高端人才。針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品應用的高端材料研發共享平臺。
二、基本情況
研究院已于2019年7月1日入駐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主體位于創新港三號巨構南部,總面積為3.15萬平方米。

三、入駐學者
人才類別 |
數量 |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 |
2 |
中青年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
5 |
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
3 |
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
28 |
陜西省科技創新圖團隊 |
2 |
四、平臺及成果介紹
1、研究平臺信息匯總


2、近年獲得獎項匯總。
研究院扎根西部,面向全國,重點針對幾類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先進結構材料與新型功能材料,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范進行全鏈條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的建設思路,實現重點突破,產出高端材料科技成果,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獲得了以Nature、Science論文和三類國家科學技術獎為代表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國家科技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等多項獎勵。
項目名稱 |
獲獎名稱 |
年份 |
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內在與外在微納尺寸效應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2017 |
基于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2016 |
高性能鉬合金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3 |
高性能復相碳化硅陶瓷內加熱器關鍵技術及應用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2 |
高強韌鑄造耐磨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0 |
熱噴涂涂層形成機制、結構與性能研究的理論機制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2008 |
高性能真空開關銅鉻觸頭材料設計、 關鍵制造技術及其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7 |
高溫抗磨材料制備技術及其應用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06 |
復雜型腔工模具表面硬質薄膜材料 制備成套設備及工藝技術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05 |
3、發表代表性學術論文情況一覽。
高水平學術論文代表(IF>10, 2008-2019)
序號 |
期刊名稱 |
發表篇數 |
影響因子 |
1 |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
1 |
51.941 |
2 |
Nature |
2 |
41.477 |
3 |
Science |
12 |
41.058 |
4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
4 |
40.182 |
5 |
Nature Materials |
6 |
39.235 |
6 |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7 |
33.25 |
7 |
Nature Photonics |
1 |
32.521 |
8 |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reports |
2 |
24.48 |
9 |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
1 |
23.75 |
10 |
Advanced Materials |
50 |
21.95 |
11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22 |
21.875 |
12 |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
1 |
21.661 |
13 |
ACS Energy Letter |
4 |
16.331 |
14 |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 |
1 |
15.846 |
15 |
Advanced Science |
4 |
15.804 |
16 |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30 |
15.621 |
17 |
Nano Energy |
33 |
15.548 |
18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19 |
14.695 |
19 |
Physical Review X |
1 |
14.385 |
20 |
Materials Horizons |
6 |
14.356 |
五、校地合作進展
目前承擔的代表性項目:
序號 |
項目編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項目經費/萬元 |
1 |
20190958 |
新型鎂合金材料的設計與制備技術 |
丁向東 |
2000 |
2 |
20180786 |
鎂基新材料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
單智偉 |
1000 |
3 |
20190478 |
高純鎂產業化工藝的研發 |
單智偉 |
1000 |
4 |
20180862 |
核極鉬合金管材及異型構件制備技術開發 |
孫院軍 |
1000 |
5 |
20190641 |
高效、高速激光再制造關鍵部件及控性技術 |
李成新 |
800 |
6 |
20171108 |
應用于石油鉆井工程的快速降解鎂合金材料的研制 |
房大慶 |
600 |
六、聯系方式
行政辦公室:3-2048
辦公電話:029-88968912
辦公郵箱:imse@xjtu.edu.cn
院辦主任:李杰029-82665221 E-mail: huanhuan@ xjtu.edu.cn
科研秘書:董艷麗029-82668610 E-mail:dongyanli86@xjtu.edu.cn

材料學院官方微信材料學院官網